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了解特困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助力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在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的指导下,由环境与资源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2018级辅导员谭洪涛、2019级辅导员尹春燕及2020级辅导员周欢三位老师组成的学院特困学生家访小组,于7月12日-7月14日开展了走访巴中市特困学生工作并代表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了温暖和关怀。
环境与资源学院家访小组先后前往巴中市平昌县高峰镇、平昌县涵水镇、南江县下两镇、南江县红塔新区等地进行了走访,历时三天两夜,累计行程1100余公里。本次家访共走访了4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家庭,重点调查了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特殊群体类型学生。家访小组还针对学生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未来发展规划等同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走访当地群众、村委会等,全面了解了困难学生家庭实际情况。

家访小组到达巴中市后,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平昌县高峰镇何家湾村的测绘工程专业2020级夏同学家里,带去了全院师生的亲切问候和祝福。据了解,夏同学父亲早年因在外务工过程中突发疾病已去世多年,母亲后来改嫁,家中现有兄妹三人,他和妹妹都还在上学,弟弟由于患有严重的癫痫疾病,长期在家中由母亲照顾,继父作为全家唯一的劳动力,既要照顾家人又要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家访小组老师在耐心的询问了夏同学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在当地享受到的政府资助情况后,向他宣传了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并代表学校给他送去了慰问金,鼓励他克服暂时的困难,更加奋发图强,确保顺利和优秀的完成学业。


接着,家访小组来到了位于平昌县涵水镇农贸街的安全工程专业2020级谭同学家中,代表学校向他送去了生活慰问品。据了解,谭同学父母现长期在外省务工,奶奶因为疾病去年已过世,他和正在读初中的弟弟常年与爷爷共同居住,相互照顾。谭同学因为年幼时不慎被开水烫伤,现全身30%以上皮肤留有大面积凸起性伤疤,但他并未因此而郁郁寡欢和意志消沉,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担任新闻部干事和班级学习委员,努力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家访小组离开平昌县后,来到了位于南江县下两镇落山坪村的安全工程专业2021级陈同学家中,代表学校向她及家人送去了生活慰问品。据了解,陈同学家中兄妹三人,父母及姐姐长期在外务工,哥哥于今年刚刚毕业尚在择业中,目前家中只有她和年近90岁的奶奶共同居住。看到家访小组的几位辅导员老师后,陈同学主动地聊起了她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并表示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扶下,一定会克服困难、和家人们共同努力,树立榜样,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最后,家访小组来到了位于南江县红塔新区的另一位陈同学家中。家住红塔新区卓宏山水城的陈同学是我校安全工程2021级学生,目前因父母离异,母亲再嫁后同母亲与继父一起居住,家中姐弟共三人,年迈的奶奶常年患有严重类风湿等疾病,需长期服药,姐弟三人读书和家里生活开支依靠继父和母亲打工维持。经了解,陈同学于几日前刚刚返家,准备利用今年暑假时间,在本地寻找家教和外卖送餐等兼职工作,以减轻家中经济负担。家访小组离开前,代表学校为陈同学及其家庭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


漫长艰险的上学路、破旧的房屋、简陋的陈设、超负荷的劳动量使家访小组进一步发现困难学生当下所面对的问题,并及时上报学校、学院,制定并展开进一步的帮扶计划。在家访小组走访中,辅导员们与贫困学生及家长促膝长谈,详细了解贫困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同时向学生和家长详细介绍了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政策,向家长反馈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并鼓励贫困学子,要把暂时的困难当成学习的动力,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刻苦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学生家长纷纷感谢学校老师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为学生送来温暖和关心。


此次慰问走访特困学生活动,不仅给学生带来物质上的关怀,更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同时也增进了家校联系,促进了家校沟通,有助于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为学校今后继续精准实施和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永利娱高ylg060net学办 谭洪涛/供文.图)